仙狂 第 247 章

對“百川玦”認主成功後,林仲在心神之中,感覺到身上多出了三十六個空間。

當“禦魂戒”收入“百川玦”之中,等于把“禦魂戒”放入其中一個空間之中,間接對“禦魂戒”做認主的動作。

放入後,“禦魂戒”的種種信息,就像認主時一樣,全都出現在林仲的腦海之中。

有了“百川玦”的嫁接關系,林仲也可以任意的使用“禦魂戒”,只不過有使用次數上的限制,因為元力不足的關系,一天不可超過十次。否則“百川玦”就會因元力不足,而不回應主人的呼喚。

這種現象,會一直延續到元力滿足原來靈器條件為止,之後就可以正常使用。

光是能讓“禦魂戒”保持元力這件事,就讓林仲欣喜若狂,因為這麽一來父親就不會有危險了。

試了一下,讓“禦魂戒”裏的十一個人全出來,果然沒有什麽問題。

只要“禦魂戒”運作正常,那麽裏面的金甲鬼将離開多久也沒關系。林仲現在總算可以松了一口氣,這下子總算不用擔心父親的安危了。至于其它靈器,林仲可以慢慢的研究,沒有關系。

林仲并沒有讓金甲鬼将回去“禦魂戒”,而是讓他們在自己附近修練,林仲要看看金甲鬼将還有沒有進步的空間。

在還沒有修練前,林仲先拿出了十一個參耳果讓他們服下。

參耳果對于陳年內傷的醫治很有效果,林仲知道父親早年為了自己,受過很嚴重的內傷。不知道好了沒有,反正手上還有參耳果,就拿出來給父親服用。

至于其它的人,則是沾了林浩天的光,林仲怎麽也不會厚此薄彼,反正手上有的,大家一起用嘛。不過,一品丹的數量有限,就只好對不起,讓父親先用了。

林仲誤打誤撞的作法,真是做對了。

服下參耳果的衆人,第一天吐出了海量瘀血,吓得林仲讓他們每人都吞了二顆“養體丹”來護住身體。

原來“禦魂戒”裏的空間,能治好金甲鬼将的外傷,卻不會處理他們內傷的部分。反正他們都處于假死狀态,也不會喊痛,也沒有知覺。只要恢複戰鬥能力,就算完成醫治的動作。

這也是為什麽,金甲鬼将的功力,無論怎麽修練就是不會進步。也鬼王宗的人,也不會去想這個問題,因為金甲鬼将對他們來說,只不過是戰鬥的工具,功力沒有進步,也算是什麽大問題。

林仲每二天讓他們服用一顆參耳果,一直到服完五顆參耳果,他們才沒有再吐血。可見這十一個金甲鬼将的內傷,日積月累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。

等到治好內傷,林仲就讓所有人,包括父親林浩天在內,自行開始練功。把日常用度的丹元幣和三品丹交給他們,讓他們照規定的時間服用。

還好每人都有儲物工具,只要一次交付,其它的就不用林仲擔心。

在等金甲鬼将傷勢隐定的時間,林仲抽空開始研究“百川玦。”過了五天的摸索,林仲總算全弄通“百川玦”的功能。

只要是使用操控者元力的靈氣,都可以放在其中,正常的使用。要是機關型的靈器如“破地鋤”,則放進其中則不會有作用。半機關的靈器,像“四象裂甲劍”也不行,一定要是全然元力型的靈器才行。

另外它有隐藏的能力,“百川玦”可以收入體內,就像其它的靈器一樣。一旦收入體內,就不會被人發現,就算你有靈器共鳴訣也是一樣,這一點林仲覺得很有用。

林仲還發現,本來不能收入體內的靈器,例如像“獨尊玉佩”,放入“百川玦”也一樣可以收進體內,而且功能正常。

由此看來,“獨尊玉佩”的認主條件應該非常苛刻,林仲應該只是滿足一小部份而已。

能把“獨尊玉佩”收到體內,是一件快樂的事,這代表它不會被別人發現。而且它也傳出一些信息,解釋為什麽能儲存元力化身。

原來“獨尊玉佩”和“五極戒”一樣,都是由一種名為“玄黃渾元石”所打造而成。這種“玄黃渾元石”可以自行吸收五形靈氣化成五形元力,所以林仲戴上“五極戒”後,不只可以施展“五指陣法”,還可以施展“元力化身。”

要不是“五極戒”的幫忙,憑林仲不到五十丹的元力,是不可能凝聚出元力化身。

在北雀林時,林仲之所以能凝聚出二倍元力的化身,一方面是剛好對“獨尊玉佩滴血認主。另一方面也是已經認主的”五極戒“幫忙引導,讓”獨尊玉佩“發揮出它原有的功能。

現在有了“百川玦”,更能發揮出“獨尊玉佩”的功能。

“獨尊玉佩”确定能凝聚出二倍元力的化身,儲存的數量則是跟元力的數量是完全一樣。

例如林仲現在有六十丹,那“獨尊玉佩”就能夠儲存六十個元力化身。只要林仲的元力有所進步,儲存元力化身的數量就可以跟着增加。

從“獨尊玉佩”的種種特質看來,它應該是上古靈器,而不是如傳說所講,是祖師爺所制造的。

有了“百川玦”,林仲把本來以為不能用的靈器,通通放進去試試。

象是從袁陰雄身上騙來的六寶靈器,春秋五刀所供獻的五種靈器,殘刀五衛留下的五色靈器。就連妙音的“消魂笛”、蟻穴得到“龍眼天蠶”、竹頭老人送“淩空飛爪”、剩四片的“八咫赤鱗鏡”,通通放入其中。

三十六處儲存點,一下子放二十二件靈器,讓林仲一下子從乞丐變富翁,鳥槍換大炮。

本來林仲以為這些靈器,要等到他擁有一百丹元力,成為劍修後,才有能力使用,沒想到因着“百川玦”居然可以提前使用。

雖然有些上品的攻擊靈器,使用時需要大量的元力,一天幾乎只能使用一次。但是就算是只能用一次,也為林仲帶來莫大的好處。

另外,林仲将“骊珠”試着放進“百川玦”,竟然得到了難以想象的好處。

“骊珠”本身有水火不侵,可驅萬毒的功能,而且在他身上五米方圓形成一個無形水火防禦。最棒的是,它凝聚了青龍全身的靈氣,由“骊珠”溢出的靈氣,比劍修界原本的靈氣,還濃上二倍。

林仲将它配帶在身上,當他施展“百氣歸元”時,元力會得到很好的補充。

不過這些好處實在太顯眼了,回到劍修界時很容易就會被細心的人發現。尤其是時時刻刻存在的五米水火防禦,實在是太搶眼了。

林仲甚至準備回到劍修界後,就把它收進千機戒中,免得遭人眼紅,發生禍事。匹夫無罪,懷“珠”其罪的道理,林仲還是知道的。

只要收進千機戒中,“骊珠”就全然沒有作用,這一點林仲覺得有些浪費。

不過現在問題解決了,當林仲把“骊珠”放進“百川玦”中時,它的效果并沒有被隐藏起來。反而發出更大的功效。

水火防禦不再外溢,只存在林仲的體內和皮膚上,從外表看不出來。更重要的是,它發出的靈氣是原來數五倍。

不知道是不是有共通的管道,“百川玦”三十六個儲存點都受到了“骊珠”靈氣的滋養,許多靈器都恢複佳的狀态。尤其是可以大量吸收靈氣的“獨尊玉佩”和“五極戒”,簡直是如魚得水。

林仲還來不及查看所有靈氣的變化,他自己卻已經先受益良多。

以往要施展“百氣歸元”才能得到二倍的靈氣,現在“百川玦”自動的吐出五倍的靈氣,讓林仲全然吸收。

這麽一來,林仲等于是無時無刻,用五倍的速度在修練,這對元力的進步,真是莫大的好處。

雖然沒有辦法一下子增加元力,但是保證元力恢複速度,是前所未有的快速。

在這之前不是沒有想要把“骊珠”吞到肚了裏,若是這麽做肯定會被一千倍的靈氣撐爆而亡,因為人的體質是辦法跟五爪青鱗相比。

既然知道“骊珠”能讓“百川玦”增加靈氣,林仲貪心的把十幾顆“骊珠”放入儲物點中,看看會有什麽效果。

結果什麽都沒有改變,還是跟放一顆“骊珠”的效果一樣。

林仲後來想想,明白了為什麽會有這種結果。

一顆“骊珠”本來就有一千倍的靈氣,在“百川玦”只能放出五倍的靈氣,表示它只能承受這些靈氣,給它再多靈氣還是一樣吐不出來。

暗罵自己一句,貪心不足,林仲把心态擺正,繼續研究手上的靈器。

到後十天後,林仲差不多都弄清楚手上靈器的所有功能。

除了從對手得來的衆多攻擊靈器,全都已經能正常的使用外,另外值得一提的是“月環壁。”它是一種特殊的防禦靈器,能發出一種特殊的月芒,保護使用者。用起來有點象是梅兒的“紫府護心燈。”

只不過這種月芒除了能保護以外,還能作為攻擊使用,實在難得的一種攻守合一的靈器。

另一個靈器“禦妖指環”的功能,可以短暫的控制一只妖獸,随着使用者的心意行動。它也可以收伏五只妖獸收納在其中,當初鞏月華全靠着它,才能收伏“八翅蚿龜。”

數量感覺好像差空空瓶很多,可是“禦妖指環”的對象全是皇級妖獸那一類的強者,跟兵級妖獸不可同日而語。

另外林仲明白“百川玦”的極限。

它只能在本身上使用,不能像空空瓶或是千機戒一樣,連元力化身也可以使用。畢竟“百川玦”是代替認主,而不是真正的靈器認主。

另外林仲還發現它一項優點,就是除了“骊珠”的火形靈氣外,還可以放入其它屬性的妖丹,一樣是可以增加五倍的靈氣,對于修練有莫大的好處。

知道有這種好處,林仲連忙在千機戒中,尋找适合的妖丹。當初在蟻妖穴中,得到為數衆多的高級妖丹,現在正好可以派正用場。

林仲試了許多妖丹,連從妙舞和妙音手中得到的“狐心丹”都拿來試驗。說也奇怪,在試“狐心丹”時,“百川玦”竟傳出了需求,要林仲把二顆“狐心丹”都放在同一個儲存點中,說這一點對“百川玦”非常重要。

也沒說為什麽,不過既然有這種要求,林仲就照着做,反正也沒損失什麽。這二顆可怕的“狐心丹”,林仲是不可能還給“妙音”和“妙舞”,藏起來也好。

上千顆高級妖丹,也只有二十幾顆皇級妖丹。其中只有六顆最為出色,林仲挑了其中四顆。

終于找到四顆合适的皇級妖丹,湊足了五行靈氣。

它們分別是水系皇級妖獸“千鱗妖鯨”的妖丹,土系皇級妖獸“八爪土龍”的妖丹,金系皇級妖獸“噬金龍蛟”的妖丹,木系皇級妖獸“萬年檒妖”的妖丹。

有了五行靈氣,林仲甚至不需要轉化,就可以直接吸收,這對于以後元力的進步,或是跟對手的争鬥,都極占優勢。

沒想到單單一件“百川玦”,就讓林仲自身的條件,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,林仲的心情激動得可想而知。

弄完了這些事,已經十天過去了。林仲心裏非常清楚,下一步他要做的事情,就是提升自己本身的功力。

不過雖然自身的條件大好,林仲還是記取了當初被袁陰雄打成重傷時的醒悟。就是“功力不是一切,不要小看別人。”

唯有努力提升自身的實力,才是生存的王道。

所以弄完身上的全有靈器,林仲就進入了下一個階段,重新運轉“五行凝真訣”和“渾沌歸一。”

林仲決定重新梳理一遍,自己身上所有的武訣和功訣。

不管是在五行宗學的,還是到凡武界學到或是見到的,通通用“五行凝真訣”模拟到熟練為止。

還好當時都有用“渾沌歸一”紀錄下行功運氣的功訣,所以非常容易回到當時的狀态。

林仲這一梳理,整整過了十天才完成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