浮華盡少年歸 第 36 章 摯友相伴共歡戲
十三人突破了金丹黃階之境,各自閉關調息了一日,穩固了仙力境界方才出了門。
“泠蓮,那日後山的道雷是不是你們那十幾人突破引來?”肖婧杉見了出關的天泠蓮問到。
天泠蓮也不像一些人那樣扭扭捏捏,假裝不好意思,實質上是想顯擺一番。
天泠蓮直接開口道,“确是我們十三人,那日在後山紫竹林一同渡的金丹之境的天雷劫。”
見天泠蓮答了,肖婧杉便又問到,“昨日整整一百六十九道天雷,你們才十三人,那便是一人十三道天雷。”
“哎,沒想到前些時日你們十三人還不如我的修為,如今已然金丹黃階了。”肖婧杉不經感嘆。
“金丹之境渡十三道天雷劫,天泠蓮,這近前年來除你們之外可只有前任院長元院長一人。”肖婧杉說到,“就是古來,也不過百人……”
不過百人其實只是有記載者,具體無人知曉,但世人卻是知道,這金丹境天雷劫為十三道者,大多證道真仙之境,壽與天齊,卻是皆隕落在千年前。
雲華學府上任院長元純月,字淨玉,元月生人,金丹境界歷天雷劫十三道,元嬰歷二十五道,化神四十九道,渡劫八十一道,世人皆是認為元純月必可證道真仙,可誰知造化弄人,元純月在渡劫玄階晉升渡劫地階之時心魔纏身,修為盡失,死于非命。
說起元純月,不只是雲華學府學子,就是這仙雲大陸上任意一人,也要嘆一句天妒英才啊……
“泠蓮,你們十三人皆是十三道天雷劫,這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之事。”肖婧杉言語之中透露着欽佩。
“本來我們十三人預計不過十一二道天雷劫,卻沒想到卻是十三道。”天泠蓮說到,語氣沒有絲毫的倨傲,“想來應當是現今大世正處在頂峰,你想想,許多消失了近千年的仙植如今都頻繁出現。”
肖婧杉聽了點頭,倒是一定程度上同意天泠蓮的說法,“不過能渡十三道天雷劫,你們十三人卻實是天資非凡,就是逢着這所謂大世頂峰,亦非一般人所能企及。”
天泠蓮聽了也不矯情推诿,卻是說起了句旁的,“頂峰之後必有低谷,但願,哎……”
肖婧杉聽了也是贊同,“這倒不錯,盛極必衰。”
看天泠蓮突然沉浸在對此事的擔憂上,肖婧杉決定寬慰一句,“哎,畢竟還有我們的長輩和諸位得道的前輩們思考此事,也無需多慮了,不過是些資源仙氣的枯竭,自然有辦法解決的。”
天泠蓮點了點頭,但其實天災不懼,就怕人禍啊。
“婧杉,那我先走了,我們十三人約好了在紫竹林,有什麽事情晚些時候我再去找你。”天泠蓮說到。
“好的,沒什麽別的事情,你們十三個指不定又要鬧騰什麽呢,不用來找我了,要是有事兒我自會去找你。”
十三人卻是陸陸續續都到了後山的紫竹林,今日十三人乃是為了五重天劍陣一事,順帶着也在這竹林清雅之處散散心。
為了避免十三人玩起來不幹正事兒,十三人一致決定先嘗試五重天劍陣一事。
銀箭出鞘,直刺向半空,十三人均衡一番仙力的輸出,自下而上,五重天陣成!
天泠蓮的菡蓮在五重天大陣頂端,不似那日的嗡鳴顫抖,如今的菡蓮在初夏的驕陽下并着仙力熠熠生輝,天玲蓮感到這五重天劍陣的力量可以削去半座山來。
可這大陣之力終究不如古書上記載一般,十三人撤了陣勢,思考其中不足之處。
《五重天大陣》一書實乃殘本,此陣本身應有布陣之人相互的配合,日可解萬物之力,夜可乘星辰之勢。
此句之意不在于日夜分力,而是日夜皆可借萬物星辰之力。這萬物之力十三已然明了,但這星辰之勢卻是不得其解,自古以來有福祿壽三星陣,卻是與自身天地人三才結合、與天地水三物三官相連,卻是不知其與五行之力何以相合。
明悟之事尚需機緣,十三人也不糾結,便坐下身來或盤膝,或正坐。
天泠蓮卻是取出十三只茶杯來,又取了茶壺,将之前的杏花取出,放上清明節前的翠茶嫩葉,取了清溪泉水,聚攏了些幹枝,以仙力燃之。
烹熱了茶,一人倒了半杯,茶半酒滿,方有意境。輕啄一口,清茶淡苦回甘,滿口留香,杏花溫潤,花香不散。
看着初夏的竹林,清溪泉水正是豐盈之時,陣陣鳥鳴,清雅閑适。
不知從誰而起,取了這人發冠上的發簪,解了那人的發帶,那人也不惱,不過追逐這要回來,許是再讨些利息摘了那人的腰佩玉飾。
銀鈴般的笑聲和着清溪流淌,腰佩玉飾相擊和風吹過竹葉、鳥掠過梢頭輕鳴的聲音,久久不絕,像是演奏着意氣風發的玲珑一曲。
不知不覺間卻已然是紅霞映遍了山畔天空,翠色、墨紫色、金紅色交織,像是繪制着青春年少,五彩斑斓的畫卷。
饒是心中家國大義,沒有大世浮華的侵染,仍舊不過少年風貌,肆意人生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