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狂 第 171 章 :死民之光
胖劍老者告訴林仲,原來這個“呂”字四合院,以前是個廢棄軍營,武承光為了幫助那些死民,才買下這個殘破的地方。
“呂”字四合院,離黑狗門不到二條街的距離。
黑狗門事實上并不是門,而是永安城裏所有水肥車出城走的小洞。
所以只要是越靠近黑狗門,糞便的味道越濃,除了死民以外,沒有正常人願意靠近那裏。
所謂的死民,通常是指生重病的奴隸,或是軍中被打成重殘的俘虜,其中也有沒錢快死的外鄉人。
這些人被永安城的人統稱為死民,意思是認定他們已經是死人,在永安城不承認他們的存在。
這些人沒有人會去理會他們,所以通常會被人丢到黑狗門周圍的一個大土坑中,等待死亡的來到。
如果有人經過黑狗門旁的大土坑,就會聽到一陣陣痛苦的呻吟聲和尖銳的哀號聲。
濃郁的糞臭味再加上死民的哀號聲,那裏宛如地獄的詩班,演奏着最悲慘的樂章。
一旦有死民斷氣了,次日的水肥車就會順道把他們載出城去,送到郊外的一處亂葬崗去埋掉。
當年的生重病的胖劍老者,就曾被客棧的小二,丢到土坑裏等死。
要不是那時武承光因為被趕出皇宮,負氣跑錯路,跑到黑狗門附近,恰巧救了他,胖劍老者在好幾年前早就死了。
那時,武承光看到胖劍老者躺在土坑之中,就好像看到當時的自己。
因為那時在土坑中的胖劍老者,眼神裏充滿了絕望。
那種被人丢棄,無人理會,叫天不應,叫地不靈的絕望感覺,讓武承光感同身受的站在土坑前直流眼淚。
他好像就是躺在死民中間的胖劍老者,等待的就是悲慘的結局。
過了許久,在武承光升起了一個念頭。
他不能改自己的命運,難道不可以改變這個老人的命運嗎?
這個老人的結局一定是悲慘的死去嗎?
不!
不一定!
武承光仿佛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似的,在土坑前激動吶喊,他要改變胖劍老者悲慘的命運。
他下到土坑裏,要拉出胖劍老者。
土坑裏的腐臭味,讓武承光幾乎立刻被臭得暈厥。
試了七八次,最後用布巾掩鼻,才能順利接近胖劍老者。
一個十二歲的弱質少年,再加上身患“微脈症”,要把一名壯碩的老者拖離土坑,基本上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。
不過,武承光仿佛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似的,拼命的拉着胖劍老者,一寸一寸的移動。
拉到自己的指甲都斷了,血從指縫中流出來,他還是不放棄。只是喃喃自語的,不斷說着“改變自己的命運。”
武承光真的拼上自己的命,不完成這件事絕不罷休。
看着眼前的少年人,不斷的在自己身上拉扯,要拖自己出土坑。胖劍老者本來絕望的眼神,漸漸有了生氣。
過了二個時辰,武承光終于把胖劍老者拉離土坑。
這時他已經精疲力盡,再也動不了,不要說帶走胖劍老者,就連自己也走不動了。
還好那時有一臺水肥車要出城,來到土坑附近,看見了這一幕,停了下來,對他們施以援手。
武承光和胖劍老者坐着拉水肥的驢子,離開黑狗門。
為了照顧胖劍老者,武承光用身上的一片金葉子,請運水肥的老人在附近找一間房子,讓他能安頓胖劍老者。
運水肥的老人答應幫忙,他對附近當熟悉,很快的幫武承光找到一間有五間房間的小院子。
武承光就在那個小院子裏照顧胖劍老者,運水肥的老人也常來幫忙,有什麽需要買的,武承光就托他去買。
這樣過了一個月,胖劍老者身體恢複回來,終于能正常的下床走路了。
胖劍老者的眼神不再絕望,而是充滿着希望。
改變胖劍老者的原因,是武承光在照顧他時,嘴裏常常在叨念的一句話:“改變自己的命運。”
“改變自己的命運”這句話,好像一把火,重新點燃胖劍老者的心燈。
其實武承光是念給自己聽的,讓自己能支持下去。沒想到無意中點醒了胖劍老者,讓他重新對人生充滿了希望。
胖劍老者知道,自己也可以如眼前的少年一樣,改變自己的命運。他更要把以後的生命的意義,放在眼前少年人的身上。
從此胖劍老者成為武承光最堅強的支持者,無論武承光想做什麽,他一定全力支持。
為了武承光,他也重新拿起放棄已久的劍,找回自己的武功。
意外的救起胖劍老者,讓武承光對那些死民,起了憐憫之心。從那時候起,武承光就定期請運水肥的老人去黑狗門附近去繞繞,看到還有氣息的人,又有求生意志的,總是把他們救回到自己的家中。
初期救回來的人只有五十幾個人,武承光住的地方還能容納得下,到了後來,人數多達上百人,地方不夠住,非得想出辦法不可。
還好死民中,有人曾是軍營中的俘虜,知道在黑狗門附近有座廢棄的軍營,地方相當的大,住上千人都沒什麽問題。
廢棄的軍營年久失修,但是主體建築物還很完好,下雨并不會漏水,應該住人是沒有問題的。
只是那麽大環境,光是整理本身就是一件大工程,那個死民也沒有什麽把握。
武承光實地了解情況後,就決定搬去那裏。武承光的想法很單純,只要有地方住,其它的大家在一起想辦法。
于是他就跑去求大皇子武定邦幫忙,把這個座廢棄的軍營賣給他,當作他的府第。
武定邦當時掌管武陵帝國的內政,這座廢棄的軍營,也歸他管理。
本來武定邦聽到要他搬去廢棄的軍營,以為他只是在說氣話,堂堂的七皇子,雖然不能住在皇宮裏,也不用住在廢棄的軍營。
後來知道他的真正用意,就大筆一揮,把這座廢棄的軍營,用極少的代價賣給武承光。
從此以後,武承光收容的人就越來越多。只要在死民中,有求生意志的,都會被帶到這個呂字四合院的外院,讓人來照顧他們。
本來所有人都住在小四合院,後來人數破千,就逐轉往外四合院安置。
初期武承光所有的皇子供奉,幾乎全花在這些帶回來的死民身上。光是夥食費用,就不夠用。
那時死民的人數才五十人,就不夠用。更何況後來人數多達上千人,光靠武承光的皇子供奉,是不可能唯持下去。
要不是死民當中有善于做生意的人,後來絕對沒有辦法收容這麽多人。
那個善于做生意的人名叫財生,曾是武陵巨賈“汪葉叢”的奴隸,因為生重病被丢到黑狗門,後來被武承光救起來。
財生是當初最先被救起的五十人之一,善于經營各種民生物資的生意。他把武承光每月的幾十兩皇子供奉當成本錢,作生意每天賺到上百兩。
後來錢滾錢,事業越做越大,讓武承光每月的生意進帳,快有上千兩白銀。
要不是死民的夥食費用太大了,武承光早就是小財主了。
武承光這次到崇方帝國,還不忘買訂下上等皮毛,就是財生一再叮咛的事。
也并不是所有帶回來的死民,都能活下來。
這些救回來的死民,大約有一半能醫得好,另外一半,則會因病死去。
畢竟會丢在黑狗門的人,都是一些生重病的人,就算他們有求生意志,有許多還是因為身體太弱,不敵病魔的摧殘。
被武承光治好的那些人,很多人還是體質虛弱,無法做粗重的工作,有些身體較強壯的,卻因為缺胳臂斷腿,也無法在離開去謀生。
全身完好無缺的往往不到三分之一。
武承光對那些活下來,又願意留下來的人,只有一個要求。
就是要他們“以有用之軀,幫助需要的人。”
因為武承光認為每一個活下來的人,都是有用的人,只要肯彼此幫助,一定能讓更多想活下來的人,有機會活下來。
有些人在身體上雖然不太方便,但是他們還是有可用的地方,能夠用限的能力,幫助別人。
就像有些斷腿的死民,卻有着一雙巧手。在財生的規劃下,制造許多的商品出售賺取利潤。
有些瞎眼的死民,卻煮得一手好菜,他們負責所有死民的三餐,從來沒有失誤過。
死民當中,各種人才都有。
本來很破舊的呂字四合院,在幾個善長木工的死民細心維修下,不到一年就恢複了往日的舊觀。
當初二皇子武承業癱瘓後,三皇兄武承功就暗中招兵買馬,意圖指染皇位。
雖然他做得很隐密,可以滿過在皇宮裏的武定邦,可是卻滿不過那些消息靈通的死民。
武承光之所以知道這件事,就是一個叫方快腳的死民告訴他的。
方快腳原是六扇門的線人,所以知道很多別人不知道的事。三皇兄武承功在暗中招兵買馬,怎麽可能瞞得過他這個成天在買賣消息的人。
還有各樣人才,在“以有用之軀,幫助需要的人。”彼此互相配合,讓所有留下來的死民,都有一口飯可以吃。
武承光只是一個小孩子,他并不懂得怎麽規劃。
但是這句簡單的“以有用之軀,幫助需要的人。”讓很多本來失去人生意義的人,帶來了新的希望。
武承光只是把自己簡單的想法,告訴這些從死裏又活回來的死民。
沒想到他們全都明白。
他們自動自發的分工起來,每人都供獻出自己的一份心力。結果讓這個廢棄的軍營,養活越來越多的死民,最後達到快二千人的規模。
林仲進來時,躺在中庭睡覺的那些人,其實是他們當中最健康的人。
這些人把房間讓給比較虛弱的人來住,增加生存的機會。
也只經過生死掙紮的人,才知道活着是多麽可貴的一件事。也比較願意讓其它人有機會活下去。
武承光只是以自己單純的想法來幫他們,萬萬沒想到,因此讓他們帶來新生的希望。更因此獲得他們的擁戴。
雖然擁戴他的只是一群死民。
武承光為這些死民帶來的希望之光。
武承光不知道他在年少時為死民所作的事,會為後世帶來多麽巨大的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