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狂 第 115 章 :大拙至巧

拿槍的大漢錯了!

武承光面對如影的快槍,并不會怕害,反而是興奮的不得了,他終于等到這一刻了。

這種速度的槍法,比上界師父使出的“破軍槍法”,慢太多了。

武承光一開始就不求有功,但求無過。

他施展“九宮劍法”護住全身,防得滴水不漏。讓對手的長槍無論從那裏來刺來,自己都有辦法對付。

那個使槍的大漢,本來以為對付這個小鬼,三招二式就可以解決他,沒想到數十槍過後,還沒有收拾他,讓他的心情開始有些急躁。

出槍的幅度開始變大,急着想要一槍就刺死這個小鬼。

“锵!”

趁着對方出槍時,招式有些老的瞬間,武承光的紫金劍準确的砍中對方長槍的七寸位置。

打蛇打七寸,對付長槍也是一樣的道理。

長槍最有力道的地方,是槍尖那一點。若是使槍者用槍尖挑中,就算是虎獅也能一槍挑翻。

但是他的七寸處卻是最弱的地方,只要砍中它,就算用很輕的力道,也能把那根長槍砍飛。

武承光初練長槍時,被林仲用這個手法,不知道砍飛了多少次長槍。等到撿了非常多次的長槍,最後才領悟到這個道理。

這個百武門的用槍者,經驗還算老道。手中長槍一被砍到七寸位置,立刻身形随槍勢而退,保住了手中的長槍。

不過這麽一來,他卻失了先機。當他再舉槍再攻時,武承光的“浴血劍法”已經展開來了。

“浴血劍法”一招一式都是在沙場焠煉出來的殺人招式。

每一招都有與敵俱亡的精神,一旦它的殺招被展開,就是以有我無敵的精神在拼命,被攻擊者別想重整攻勢。

武承光找到機會,就施展他最善長的一招“馬革裏屍”,劍招之意是“致之死地而後生。”

這招是要貼進對手的懷裏,使用近刺、回斬、旁敲、側擊,等諸般手法進行攻擊。

把對手的身體,當成要躲避攻擊的屏障,讓對手出招礙手礙腳,進而擊殺對手。這是對付長槍就好用的招式。

這招“馬革裏屍”只有久戰沙場,才能練得好的招式。它不能死練招式,要不然裏的一定是自己的屍體。要學會這招,要有點料敵機先的味道。

武承光剛開始用這招和林仲過招時,常常被他刺很滿身是傷。他一直不懂,明明招式都對了,為什麽傷的都是自己。

對于臨機應變這一點,林仲比武承光強太多了。

“馬革裏屍”練不好,武承光就越堅持,連續好幾天他都是帶着滿身傷痕去休息。要不是林仲有“參茸果”這種療傷靈果,武承光可能劍法還沒練成就先成殘廢了。

直到後來他學會看得懂對方出手的征兆,受傷的情況才慢慢減少。本來最不會的用的“馬革裏屍”,成了他最善長的招式。後來就連林仲施展同一招,反應都未必比他快。

使槍的大漢,本來就失了先機,又被武承光沖進身旁,連續被近身短打,讓長槍的優勢成了劣勢。

想要抽身拉開距離,都被武承光先看破,攻其所必救。讓他在連續失招下,被武承光一招“寸步不離”打飛大漢手中的長槍。

武承光趁勝追擊,長劍快速的連刺六劍,在使槍的大漢的肩上,留下六道淺淺的劍痕。

這招在“浴血劍法”裏叫做“六出祈山”,是唯一的一招,敗敵而不殺敵的招式。

武承光收劍回鞘,道:“你輸了,退下吧!”

雖然打贏了,武承光卻不想取對方的性命。他已經證實了自己的實力,這就夠了。

但是武承光的在使槍的大漢的耳裏,實在諷刺之極。他練槍三十多年,今天居然敗在一個小鬼手上。

師門的期望,未來的夢想,都在這一刻全部破滅,他實在沒有臉再活在這世上。

使槍的大漢,臉色鐵青的看着被打飛的長槍,神色黯然道:“沒想到我槍魁,居然會輸在你這個小鬼手中!”

說完就舉掌往自己的天靈蓋打去,要自我了斷。

只不過林仲比他快一步,他手還沒舉起來,林仲已經把他打昏了。這次是使用火焰掌,才能比他更快一步,要不然林仲身法再快,也救不了他。

武承光首戰得勝,頓時豪情幹雲。他高舉着劍,看着其它二人大聲喊道:“還有誰敢接我的劍!”

這一戰讓武承光信心倍增,他知道他目前的武功已經确定達到一流的程度,假以時日,進入先天境界也不是件難事。

聽到武承光嚣張的話,使盾牌的大漢跳出來道:“換我盾魁來試試你的本事!”

武承光看着這個使盾牌的大漢,原來他叫盾魁,那剛才那個就是槍魁了。怎麽他們的名字都有個魁字呀!

現在可不是深究名字問題的時候,這個盾魁把盾一放在地上,立刻把地給敲碎了一塊,可見他手中的盾有多重,才會有這種效果。

武承光可不敢小看這個的盾魁,他手上的盾牌看起來寛約一米,長約五米,外突內凹,上部水平,下部則呈燕尾形非常尖銳,是步兵常用的“燕尾盾。”

可是一般“燕尾盾”都是用紅鐵木或是椆木制造而成,質地很結實卻輕,它方便格擋且容易攜帶。

可是想到這個盾魁的盾,居然是鐵鑄的,而且周圍打磨的有若利劍的劍刃。它肯定不是單單用來擋兵器那麽簡單。

武承光觀察的不錯,盾魁的鐵是特別鑄造,重達百斤,平常人根本就舉不起來,更別說拿它來當作武器。

盾魁卻拿它似紙糊的,揮舞旋轉絲毫不費吹灰之力。

盾魁天生神力,可是頭腦卻很耿直,認準死理,不太會變化。所以百武門的門主,傳授他盾法的“簡單三招”,讓他不斷的練習。

盾魁學到這“簡單三招”,興奮的不得了。

因為他在百武門學劍不成,學刀也不成,試過了十幾種兵器,都沒能成功。原因無他,都是因為那些招式太複雜了,他根本學不了。

他一聽到門主教他的是“簡單三招”,心理認準了那一定很簡單,日夜苦練,果然練成了。

其實“簡單三招”,一點都不簡單。招式雖然只有三招,卻蘊含武學的至理。

第一招“如封似閉”可以擋住所有兵器的攻擊。

這招看起來只是簡單的格擋,卻需身法,心法、眼力的互相配合。才能達到敵進我阻,敵退我進這種滴水不進的效果。

盾魁按着死理苦練,居然也給他練成了。

武承光面對這招也是無可奈何,雖然手中的紫金劍銳利無比,但是想劈斷這面鐵鑄的重盾,也難以辦到。

盾魁防守的滴水不漏,簡直和銅牆鐵壁一樣,無論武承光如何出劍,盾魁守中的盾就到那裏,怎麽撩撥都找尋不到他的漏洞。感覺有如面對一只縮頭大烏龜,明知裏面的鮮美的龜肉,卻拿堅硬的龜外殼沒辦法。

防守型的“九宮劍法”跟它比法來,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,差太多了。

過一段時間,盾魁的盾法變了。

不再守的滴水不漏,而是大開大阖的跳起盾舞來了,舞蹈的範圍變得十分大,把武承光給包含進去。

本來武承光以為機會來,想要使出“浴血劍法”展開攻擊。

沒想到盾魁的盾舞的姿勢,本身就是無隙可擊的絕命殺招,在舞陣之中,別想活下去,武承光的劍法還沒展開,就已經頻頻遇險,吓得他趕快回守,不敢冒進。

盾魁使出的就是簡單三招裏面的第二招“舞盾刃飛。”

借着一套飛天盾舞,把盾牌周圍的利刃當成武器,所有的舞姿都配合的盾刃的攻擊。只要飛天盾舞一開始,敵人若不退,只有死在舞陣的份上。

還好武承光退得快,才沒有被困在舞陣之中。

不過武承光的災難并沒有因此就結束了,盾魁的飛天盾舞一跳完,招式一改,變得橫沖直撞。

手中的重盾不再是格擋的盾牌,而是破敵的重劍。

盾魁盾提水平,有如一把巨劍,就這麽直直往武承光刺出去。這麽重的兵器,就算是用紫金劍來格擋,也會受不住力道而斷掉。更何況要是被它撞一下,肯定會被一盾切成二半。

這招正是簡單三招裏面的第三招“橫盾如劍。”

把重盾當作一把巨劍來用,運用全身的爆發力,一股作氣把敵人斬碎。

這一招也只有盾魁能用,別人就算要練,也沒有他那股巨大的沖力。那股力氣的爆發力,就算是城牆,也會被這把重盾給撞破。

林仲看它的沖刺的威力,比破城錘可恐怖。

武承光退了又退,躲了又躲,并沒有跟他硬碰硬。他記得上界師父教過他十二字真言。

“敵強我避,敵弱我欺,不敵則遁。”

現在正是敵人氣勢正強,暫避其鋒才是正确的選舉。要是以前,武承光一定是先拼了再說,那管後果會怎麽樣。

他在林仲的身上吃太多苦了,不再那麽沖動。這一個月來,他已經學會計算沖動的代價。一顆堅忍的心,在武承光的心裏慢慢的成型了。

武承光的判斷是正确的。

盾魁施展“橫盾如劍”只能維持一盞茶的時間,過後他又重複施展第一式“如封似閉”,把自己圍得有如銅牆鐵壁一樣。

盾魁回到烏龜殼的狀态,武承光面臨當初無處下手的窘境。

武承光知道,等到這個盾魁休息夠了,他就會再次攻擊。周而複始,直到自己失手為止。

既然知道對手累了,那他“敵強我避”的效果已經出現了,接下來就是“敵弱我欺”了!

武承光看過對方的武功,知道用劍奈何不了對方,決定更換兵器。他手中現在紫金劍,可是上界師父重新為他量身打造的特殊兵器“七巧劍。”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