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狂 第 116 章 :七巧奇劍
林仲為了解決武承光因着不同武功,需要更換兵器的問題,大傷腦筋。
因為他并不能像自己把十八種兵器全都放在千機戒中,要用時再取出來就好了。
不是沒有考慮過給他一枚儲物戒指,但是這種想法很快就被自己給否定了。
因為儲物戒指在凡武界可以說是無上的寶物,若是讓人知道武承光擁有這種寶物,那麽想殺人奪寶的人,可以從崇方帝國排隊到武陵帝國。
就算有國家因此興兵奪寶,也不足為奇。
正所謂“匹夫無罪,懷壁其罪”,所以送儲物戒指給武承光,不但沒幫助,反而會害了他,就算他武功再厲害,也難防暗箭。
因此林仲得另外想辦法,作師父的只送“丹元幣”給徒弟,怎麽也說不過去,雖然“丹元幣”在凡武界號稱“先天丹”,但是畢竟那是便宜貨,上不得擡面。
說什麽也要另外再找一樣東西當作禮物。
林仲在千機戒中,翻了又翻,找了又找,終于在已故千機掌門的收藏中,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為了表示對已故千機掌門的尊重,對于他的二百格收藏,林仲平常是不會去動它們。
心理更是希望以後能遇到他的後人,把那二百格的收藏品還給他的後人。
因為千機戒對自己的幫助已經太大,不但救自己脫離九轉天都陣,還救了自己好幾次,林仲對于它的原主人可是心存感恩。
雖然不去動它們,林仲還是知道那些的內容,有一格是收藏各種稀奇古怪的機關造物,其中的一小格,則是收藏着各式各樣的機關劍。
不管是劍修界的機關劍,還是凡武界的機關劍,能被千機門的掌門收藏,那絕非凡品。
林仲在那堆機關劍裏,找到一把“七巧劍。”這把劍剛好是符合武承光現在的武功需要,它能拆卸重組給成七種兵器。
平常的以劍的形态出現,要是把劍鞘接于劍把之後,就可以變成一把長槍。
因為劍鞘末梢有螺旋握把,所以這把長槍比一般的長槍握起來更舒服,耍起槍來也更為靈活。
把劍收回鞘中,劍鞘還能彈出刀刃,變成一把寶刀。林仲試過它的鋒利程度,比一般寶刀還要鋒利,而且因為是連劍帶鞘,所以非常的重,是一把重刀。
“七巧劍”還配有一條金屬腰帶,上面有其它兵器的配件。
只要裝上它們,就可以變化成雙鈎、長戟、戰斧。而腰帶本身就是一條長鞭,完全施展開來有六米長,而且非常的靈活,不會比皮鞭差。
這些配件打造的頗有巧思,裝在腰帶上整整齊齊根本看不出來。平常還能當作提勁的“練功帶”來用,并不會讓使用者覺得不方便。
找到“七巧劍”,接下換林仲忙了。
把它拆了十八個零件,一件件用“複煉訣”煉制。其中最難的煉制的是一種叫“閉鎖卡榫”的零件。它是整個“七巧劍”核心零件,有了它,“七巧劍”在變化時才能勞勞的咬住其它的配件,才能達到受到重擊也不會脫落的程度。
林仲煉制三次失敗後,最後決定用比較高級的金屬“銆銅”,來煉制“閉鎖卡榫。”
材料高了一階果然有效,煉制出來的“閉鎖卡榫”,就算遭到破壞性的重擊也不會脫落。接榫好的兵器,比一體成形的還要堅固。
煉制成“七巧劍”,林中在機匠的煉制方便算是入了門。在煉制“閉鎖卡榫”時,林仲還發現劍鞘的隐藏功能,也一并把它教給了武承光。
林仲一共煉制了七把“七巧劍。”因為十八種零件,煉一個和煉七個的時間幾乎是一樣的,想到金虎他們,林仲就多練了幾把。只是因為要對付的敵人不同,煉制的材料有所不同罷了。
武承光得到這把“七巧劍”,高興的不得了。花了五個晚上才把兵器配件的更換,練到三息之內就完成。
林仲看到,卻要他在這一息之內完成所有的兵器配件的更換動作,否則不淮使用“七巧劍。”
因為林仲知道,若是遇到高手,三息的時間可以被人殺了十幾次了,做不到一息之內更換兵器,還是不用其它兵器比較好。
武承光為了使用“七巧劍”,拼了命練習,在到達崇方帝國前,終于練到了一息之內更換想要用的兵器,得到林仲的認可。
所以盾魁一眨眼,就發現對手的兵器,從長劍變成了雙鈎。他還以為自己花了,揉了幾下,确定對手的兵器真的變成雙鈎。
用長劍攻不破盾魁的鐵盾,用雙鈎卻可以在不可能的情況下,把鐵盾的防禦給撬開。
軍中的鈎法,分為拐馬的“地趟鈎法”和破盾的“驚濤鈎法。”武承光二種鈎法都有學,對付盾牌,當然選用“驚濤鈎法。”
“驚濤鈎法”顧名思義,他的攻擊有如拍岸的浪濤,一浪高過一浪。暗藏在這浪裏的殺着,是回卷的力量,浪越高,回卷的力量就越大。
住在海邊的漁夫都知道,要逃避一種三十米高的“瘋狗浪。”它不只能把人給拍昏,也能把人卷到深海裏。
由于它出沒無常,有如瘋狗,海邊的漁夫才會把這種浪稱之為“瘋狗浪。”
“驚濤鈎法”就是利用這種回卷的原理,把對手的盾牌給鈎走。
盾魁遇到這種會把盾牌鈎走的武功,也感到有些吃力。以前不管對手如何強悍,從正面來他都不怕,“如封似閉”可以擋住所有的攻擊。等到對手氣勢弱了,再用“舞盾刃飛”或是“橫盾如劍”把他們收拾掉。
盾魁這三招屢試不爽,很多武功比他高的對手,都敗在他“簡單三招”之下。
不過遇上能鈎盾牌的“驚濤鈎法”,盾魁他感覺小鬼每攻擊一次,他手中的盾牌就要脫手飛掉一次。
盾魁有這種感覺,是因為“驚濤鈎法”的心法是“順勢拍擊、逆勢倒卷。”
有如彎刀的長鈎打在盾牌上,讓持盾者不得不用力格擋。另一支長鈎卻順着對手格擋的方向,把盾牌鈎住拉開。這等于是用對手的力氣鈎飛對手的盾牌,有點借力使力的味道。
盾魁感到眼前的這個小鬼,鈎法千奇百變,上鈎、下鈎、左鈎、右鈎、倒鈎、叉鈎、連環鈎。弄得他眼花撩亂,手忙腳亂,就算他神力無比,卻差一點讓盾牌被他鈎走。
盾魁認準了死理,不斷的施展“如封似閉”,想要等到氣力恢複後,再用“舞盾刃飛”和“橫盾如劍”把這個小鬼解決。
不過盾魁等不到那時候,“驚濤鈎法”有如海浪般變化,一經施展就沒有停歇。盾魁錯過最好的機會,若是一發現對手使用克制盾牌的鈎法,立刻轉守為攻,那就能破解武承光的鈎法。
盾魁的鐵盾重愈百斤,插在地上有如老樹盤根,就算用破城錘撞它,也不可能推倒。
不過經過武承光“驚濤鈎法”的上鈎、下鈎、左鈎、右鈎、倒鈎、叉鈎、連環鈎,這麽來回不停的搖動,就算盤根地底的老樹,也會被連根拔起,更何況是盾魁的鐵盾。
時間一久,盾魁的氣力漸漸衰竭,手上的鐵盾沒有之前那麽穩。
武承光趁着盾魁的鐵盾,左右搖晃之際,一招“雙鈎倒卷。”在盾魁勉力向左支撐之際,全力鈎住鐵盾的左側,順勢全力倒卷。
結果盾魁連人帶盾都被他鈎飛,人在半空中還撞到盾牌。人還沒落到地上,武承光的雙鈎已經到了。
一招“龍壓鳳縛”,雙鈎竟當雙拐來使用,把盾魁壓制在地上,讓盾魁一身神力,卻因全身關結被鎖,無法發出。
“好!”
武承光的最後一招鈎法,變化自“龍虎拐法”,用招之妙,連林仲也不禁出口稱贊他。
能變化兵器的原來用途,另創新意,這證明武承光的武功正在蛻變。
等到這一些一流的武功能融會貫通時,就是他進入先天境界的時候。林仲非常明白凡武界的人,要進入先天境界比劍修界的人難多了。
凡武界的先天高手,若是比照劍修界的水準,每一人都會是一百五十丹以上的高手。
他們只是起步點比效低罷了,論資質和對武學精髓的體會,可不會輸給劍修界的人。尤其是先天高手再突破成為“先天宗師”,那簡直是精通武學的奧意,精神和武功都達到凡武界巅峰的人物。
在劍修界只有突破勘破“生死玄關”的劍修,才能比拟凡武界的先天宗師。
雖然在劍修界只要突破五十丹“劍修第一障壁”,就可以達到凡武界先天宗師的功力,但是林仲知道,其中精神和境界可是天差地遠,劍修界宗師的程度,含水量可是非常高。
就像常初林仲只有五丹元力,雖然在凡武界也叫先天高手,但是那時他跟一個不會武功的平常人,沒什麽二樣。
所以林仲在凡武界并不會看輕任何人,因為照實際算來,他們的武功都比自己很多呀!
自己不過運氣好,出生在劍修界罷了。自己在武承光這個年紀,武功比他差多了。
盾魁在地上幾經掙紮無效,只得伏首認輸。
他輸了倒是沒有像槍魁一樣想不開,在他的腦裏,技不如人,就是要認輸,沒什麽可說的。不能因對方是小孩子,就耍賴,這可不是他的個性。
盾魁既敗,就輪到劍魁出手,為了救回師兄弟,他這仗一定不能輸。
他臉色鐵青的緩緩抽出手中長劍,沉聲道:“百武門劍魁請賜教!”話而沒說完,手中長劍發出一道一米長的劍芒。
林仲和胖劍看到,驚訝的幾乎同時喊道:“劍芒”